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0章 天险腊子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乡,西距迭部县城200多里,北距岷县140多里。腊子口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整个隘口长约30米,宽仅8米,两边是百丈悬崖陡壁,周围是崇山峻岭,抬头只见一线青天。水流湍急的腊子河由北向南穿越隘口,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有“天险门户”之称。

    腊子藏族博巴语意为“山脊”。腊子口为藏汉合音。腊子口所在的“迭部”县,藏语意为“大拇指”。传说早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涅甘达娃的神仙路过此地,被密密匝匝的山石挡住了去路,他便伸出大拇指轻轻一摁,顿时,山石开裂,惊天动地,显露出一条长长的通道来。这种神话传说,印证了迭部一带的地质地貌、环境,是经过地壳变动这一大力神抬升而形成的。

    刘锦棠率领二个营的骑兵急行军,兵分两路,一路有余恩虎带领一个营兵马急至岷州,加强岷州府城的防务。另一路便有刘锦棠亲自率领一个营兵马,直奔腊子口。

    在到腊子口的途中,有清军两座堡垒,刘锦棠稍微看了一下设施,认为这种堡垒不堪一击,便让守卫堡垒的六十多名清军,放弃阵地,跟随部队后面,直奔腊子口乐园计划。

    守卫堡垒的队官,听说要打仗,非常乐意离开危险之地,也不等上级命令,反正刘锦棠的官帽够大,无条件服从军令。六十多名清军自动放弃了两座阵地,跟随湘军进入腊子口。

    腊子口两边的山脊高约500米,陡峭的山势再加上生长其间的茂密的树林,连善于走山路的岩羊也难以行走。清军在长30米,宽8米的口子内一座木桥边修筑了碉堡,很难接近口子,更不用说入口了。

    刘锦棠率领三百多湘军以及迭部县招募的一些团练队伍,队伍已经超过千人,来到腊子口的天险,只见一条羊肠小道穿天险而过,在崎岖的山崖下向距腊子口十几里海拔3000多米的铁尺梁延伸。腊子口左边的岩石让人仰头才能看到它的顶部,这岩石凌空而起,又稳如泰山,形酷似一尊猛兽的雕像,而右边,从河谷底到三、四十米高的悬崖间全是裸露的岩石,巨大的岩面上,不是水蚀的凹凸不平的坳痕,就是岩石本身粗壮的纹理,山岩整体上看上去像一峰骆驼。

    传说早在古代,有只熊正在饮水,过来了一峰巨大的骆驼,熊立地而起,想看合格究竟。光阴飞逝,后来它们都成了化石。它是被大自然的神功雕刻而成的,又是被阳光雨露等滋润而成的,还是被滔滔不绝的腊子河水孕育而成的。

    进入腊子口,刘锦棠长舒一口气,鬼斧神工的天险,已经踩在脚下,接下来便是抓出清军里面哥老会的余孽。

    董福祥就在刘锦棠身旁,董福祥的董字三营,隶属于老湘军,如今他听令于刘锦棠。别看刘锦棠品序为州同,从六品官衔,但他在老湘军地位尊崇,除了刘松山别人都指挥不动湘军十八营(战时扩编)。此时各支军队里军阀势力已成,但朝廷还有恭亲王奕訢、慈禧太后这样的强势人物存在,所以各地军阀还听从朝廷指挥。

    董福祥三十多岁,身材魁伟,方方正正的一张国字脸,丹凤眼,狮子鼻,留有一部大胡子,看上去刚正不阿,天生有一股大将风范。瞥眼道:“刘州同,要不要把守军全部抓起来?”

    刘锦棠微微摇头道:“不行,这样人人自危,跟随我们来的那些团练里面也有哥老会成员,这仗没法打了。大多数加入哥老会的人,只是想生活得好一点,在地方上兜得转,做偏门生意方便。宣布豁免令,所有哥老会成员既往不咎,每个人恪尽职守,给我守好腊子口,皆有重赏。”

    董福祥大为叹服刘锦棠光明磊落的举动,抱拳道:“是!属下明白。”

    很快战时第一道命令下达,竟然是豁免所有隐藏在军队里的哥老会成员,这让在场的官兵五味俱全,许多人以怪异的眼光瞅着刘锦棠。刘锦棠那道清澈的眼光,让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俱都低下了头。有的人天生就是领袖,刘锦棠就是这样的领袖,一道战前动员令,就让人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隐匿在军队、团练队伍里的哥老会成员,不知该如何对付大度的刘锦棠?只能以军人服从军令为天职为托词,和过去的历史划清界线。

    刘锦棠刚整训完腊子口的一营部队,安抚当地驻军的人心,发了第一笔赏银,让在场的官兵、民团感激涕零,还未下达布防命令。探马来报,有一股叛军进入迭部县,距离腊子口二百里地。

    刘锦棠倒吸一口凉气,幸好他和余恩虎率军急行军赶来,再晚一步,岷州府城和腊子口的防务,必会漏洞百出,隐匿在腊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