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鉴宝茶话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年苦功,你还差得远。”吴老笑眯眯的,虽然说‘你还差得远’,可谁都能听得出来,他对陆晨的表现很满意。

    能迅速判断出咸丰通宝的真假,代表眼力已经有一定火候,知道来源,说明他不是信口开河,作为一个年轻人,能有如此能力和见地,堪比一些人二、三十年的苦工,众人心中暗自点头。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古币鉴定,可至少让古玩协会的成员们,对陆晨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也来凑凑热闹,两个小瓶子,大家不妨鉴赏一下!”杨老笑眯眯的,拿出一对红瓶子。

    是一对乾隆梅瓶,瓶口很小,越向口处越往外撇,瓶颈很细也很短,下面突然变得宽阔起来,就像是一个大肚子,到底部的时候向内收回,平底,通体红色的釉,釉色鲜红,色泽明快、亮丽,整体都很光洁。

    两只梅瓶,让人一看就有一种眼睛一亮的感觉,摆在桌子上赏心悦目,不愧是古代文化的结晶。

    梅瓶的造型,出现在唐朝时期,不过最为流行的时期却是在宋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时期。

    在唐朝时期,有一部分梅瓶的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倒起来的鸡腿,也被人称为‘鸡腿瓶’,宋朝时期称为‘酒经’、‘经瓶’,而梅瓶的称谓,则是后来才有的,民国时期许之衡的书《饮流斋说瓷》中解释说:“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照例,一个人一个人的传下去,鉴赏,鉴定,最后还要做出一个结论,是真是假!

    “好东西,老杨,有这样的好东西,你怎么早不拿出来?”吴老面前摆放着一只大红梅瓶,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观察,不时还转一圈,甚至把梅瓶放倒,观察梅瓶底部的情况。

    瓷器鉴定,甚至每一件古玩的鉴定,都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仔细而全面的观察、判断。

    当然,陆晨的金光例外,只要扫描透视一下古玩,就会得出准确的结果,快速而简单。

    不过要是太过依赖金光,就不会有进步,虽然一辈子都不会打眼,却一辈子只能是个门外汉。

    他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除非是特殊情况,遇到古玩的时候,他都会采取正常的鉴定方式,仔细查看细心钻研,先凭借自身的能力做出判断,然后再用金光佐证,并且在平时的时候,也不忘努力学习。

    所以,他才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古玩知识,取得非常惊人的进步。

    两只梅瓶,被一个一个的传过来,很快就到陆晨手上一只。

    他首先看了一下最明显的标志,底部的底款,确实是六字双排底款,从款识上上看不出问题,再看包浆,也有厚有薄,不像是人为加上去的,人为添加的包浆,就像是一层涂料涂抹上去,十分均匀却不自然。

    自然形成的包浆,有些地方会经常接触其他物品,就像是瓶底接触桌面,会造成一定的摩擦,形成的包浆有摩擦痕迹,而其他的地方,有的地方摩擦多,有的地方摩擦少,自然就表现出不同。

    人工也能做出一些摩擦痕迹,可是大都很规律,而自然形成的擦痕,每一次摩擦都不一样,轻一次重一次,左一次右一次,叠加起来,杂乱无章,所以稍有经验的人,都会看包浆的状态。

    包浆也不是唯一的判断依据,有一些仿品的包浆就很自然,比如清朝其实流传下来的仿前朝古玩,传承到现在就会形成自然真实的包浆,此时如果以包浆作为判断依据,就只能上当被骗了。

    金光扫描,陆晨心中有底,放下第一只梅瓶,传下去。

    第二只梅瓶也传过来了,和第一只梅瓶相比较,第二只有些遗憾,瓶口处有一道细微的裂痕。

    瓷器是很娇弱的,稍不小心的磕碰,就可能会产生裂痕,甚至碎裂。

    第二只梅瓶,和第一只梅瓶同款,只有细微的差别,毕竟古代制造瓷器,完全手工做出来,即使是同款、同批次出来的两只,也会有一定细微的差别,或者尺寸上稍差一些,或者形状不规则一些。

    品相完美,底款也找不出破绽,包浆也很自然,陆晨最后开启金光……两只梅瓶果然有差别!

    “小陆,两只梅瓶你都看过了,你就说说看吧!”杨老也点名,让陆晨点评看过的两只梅瓶。

    众人顿时又吃了一惊,刚才吴老点名陆晨,他们以为陆晨擅长古币坚定,怎么瓷器也让他说?

    !!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