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召见周翰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哲堂到了市委党校,先是听取了党校常务副校长赵德良简短的工作汇报,然后把另一名副校长周翰林叫来,说有件事想跟他单独交流交流。

    周翰林今年四十八岁,长得清秀儒雅,浓黑的眉毛下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于若有所思的状态,神情十分之不自然,显得有些拘谨。

    说起周翰林,高哲堂也早有耳闻,但是没有一起共事过,高哲堂对于周翰林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其履历中,思路敏捷开阔,政绩不俗,官民口碑也不错,引起高哲堂对其感兴趣的是零八年那一场世界金融风暴后,他在党刊发表过的一篇经济文章。

    金融风暴的时候,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保经济增长保“八”,那时候,他就文章中提出,两三年后势必将会发生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并建议省委在全省范围内重调整产业结构和特别关注民生问题……

    事到今日,高哲堂翻起他的履历,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内心还是感概不已,有一种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在的悲壮之叹。

    周翰林的仕途生涯可以用一句话来归结:起步早,提拨慢。

    他可是一步一个台阶上来的干部,中学的语文老师、公社副书记、书记、副县长、县长他可都干,后来更是到省里外经委工作过一段时间,可是到了省里却一直原地不停许些年,后来省委推行省直机关干部到地方去的口号,才得以出任近江市副市长的虚职,兼任一个县的县委书记。

    毫无疑问,周翰林是一个实干型的干部,他的为官之道是“四不两只”,即为:不唯书、不为上,只为实,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民。

    事实上,他来到了近江市不久就出了政绩,他根据近江市的管辖地实际,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思路和举措,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效,以至于从省里调到近江市当副市长第二年的时候,曾被省委组织部作为市委副书记的候选人考察过。

    不过也因为他对此事无动于衷,没有进行过任何的进取性的活动,所以后来才被他人取而代之,最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这位昔日的副市长最后竟然调进了市委党校任副校长一职。

    对于周翰林的仕途遭遇,很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甚至有人谈笑之间为他总结过他难以再进一步,更上一层楼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对上阿谀奉承,不抱任何人的大腿;二是实话实说,无意中犯了官忌,当然这些缘由和他的为官之道有关,清廉、公正、刚直不阿似乎真的难以融入某种权力磁场之中去。

    当然,周翰林也不是完人,有人认为他也有两大缺点:其一,过于严肃,他脸色冷峻,不苟言笑,甚至规定下面领导干部没有公事都不要到他办公室“串门”,其二,有些霸道。一旦他看准了的事,即使多数人反对,他也会力排众议,坚持到底……

    高哲堂今天到党校中来可以说是专程为周翰林而来的,他想看看这名“不思进取”的干部,到底倔到怎么样的程度,同时也印证一下自己心中的想法。

    此时,高哲堂在党校小会客室面对面坐着,他出奇地摆出了一副慈祥的笑容,很平静地说:“周副校长到党校,有五年了吧?”

    周翰林赶忙说:“两年,前年十一月调进来的。”

    高哲堂“哦”了一声,他见周翰林不停地擦汗,他象征性地抹了把汗,其实他额上是没汗的,这个动作完全是为了拉近跟周翰林的距离。

    周翰林果然不那么拘谨了,尝试着问了半句:“高市长,这次下来是想了解干部回炉学习的事?”

    高哲堂没有回答,又沉默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道:“周副校长之前在……?”

    “之前在外经委,在省外经委政研中心任副主任也将近八年多了……”周翰林眼前一亮,他并不是没有对眼前这位新市长的履历也有所研究,对高哲堂的工作作风也是早有耳闻,只要做出成绩,向来对相中的人都是大力提拨,扶植起来不遗余力。

    东扯西拉一番后,高哲堂看了一眼周翰林,突然问了他一句:“对了,听说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