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乱世中的无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爹,为何苦巷之中的百姓生活艰苦,难道朝廷就任由百姓如此辛苦?”刚刚离开苦儿巷,赵承嗣就开始询问赵普了,柴荣身为五代第一明君,难道百姓的事情都不管了。

    “承嗣,这么快就忘记为父所教了?吏治要以天下百姓为本,但是不能过于仁慈。大局才是一个朝廷要顾忌的,这些百姓的事情还要从边关说起……….。”赵普随后开始讲述苦巷子居民的来由了。

    苦儿巷所处的地方原本只是旧开封城的郊外而已,以前虽然有百姓居住,但由于处于外城城墙的附近,具有很高的危险性,旧开封的百姓都不太愿意居住。(五代时期朝廷更替频繁,开封作为都城曾经多次沦陷,外城的城墙都是破壁残垣,只要有外敌入侵,苦儿巷的百姓首先会遭殃。)

    土生土长的旧开封人不愿意居住,并不意味着没有人肯居住,一些在边关特别是北方边关的流民百姓为了躲避战祸都会齐聚开封,毕竟开封市国都,安全性相对较高,就算多次易主,也比边关的安全性高,边关流民来到开封,苦儿巷就是他们的聚居地了。

    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就开始大力扩充开封城,将开封城定为皇城,内城,外城。大兴土木修筑城郭,居住在苦儿巷的流民,柴荣并没有赶走,而是将苦儿巷作为一个外地流民安置点保存了下来。

    “爹,既然官家让流民居住下来,为何不改善一下流民的生活?”赵承嗣愣住了,柴荣并没有赶走这些流民,对于这些流民的情况应该是有所了解,为何还会让苦儿巷存在,这可是京师开封城,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

    “承嗣,爹让你出来察民情就想让你知道民间的苦楚与国家的不易,苦儿巷里的百姓都是何人?老弱病残居多,青壮少年寥寥无几,无劳动之力,如何有劳动之果实?现在吾大周四面环敌,处处用钱,处处用兵,能保住开封的太平就不容易了!”赵普一针见血,指出了大周朝的无奈,乱世的无奈。客观条件不允许,柴荣就是有心扶贫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赵承嗣听了赵普的话,虽有有些无情,但是现实就是现实,这是非人力可以改变的东西。后周确实处于一个四面环敌的处境,能保住国家的平安就不错了,苦儿巷的居民生活虽苦,但是起码能多活几年,至于是不是能饱肚子,提高生活水平那都是奢望了。

    “承嗣,吏治要有大局之观,若一味的仁慈不但治不了国而且还会失去更多。”

    “爹,孩儿明白了!”赵承嗣点了点头,不是穿越就能无敌,自己想提高苦儿巷百姓是生活水平,还要更多的努力。

    “三郎,从苦儿巷出来便没有说话,三郎对苦儿巷有何感想?”赵普教导了赵承嗣之后,就望了望赵匡义,杜氏托赵普指导赵匡义,赵普不能不尽责。

    “族兄与母亲的苦心,匡义晓得了,日后一定节约一些用度。”赵匡义对于赵普的话似乎不是很感冒,只是敷衍了一句。

    “三郎,太夫人让三郎随普学习,学的是为官之道,若是三郎是开封府尹,应该如何处理苦儿巷之事?”赵普没有理会赵匡义的不悦,年少轻狂突然被限制自由,任何人都会有怨气。

    “族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匡义就算有天下之心,若不为君岂能为之?若吾为君,必不让苦儿巷再存于开封城!”赵匡义勒住马匹,回头望了望,发出了一番感慨。

    “三郎也有天下之心?”赵普愣了一下,赵匡义的回答到让赵普有些意外了。

    “当年秦始皇游历会稽,项羽曾言欲代之言,为何匡义不能有天下之心?!”赵匡义对于赵普疑惑的表情十分地不满,难道我赵匡义不能有夺取天下之心。

    “三郎志向远大,希望三郎多多学习才能治理天下,只不过此乃开封城,此等言语三郎还是要谨慎一些。”看见赵匡义轻佻的回答,赵普就知道赵匡义只是年轻气盛而已,爱说大话根本不是素有大志。只不过开封城内,此等言语还要避讳一些,不然会给赵匡胤带来麻烦。

    “族兄放心,匡义当然晓得。”

    “对了,族兄,我们现在去哪里?”赵匡义见时间还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