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天下第一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蓝玉身侧那个身材瘦高,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颖国公傅友德,他深知日后朝中文官日益权重,乃是无法避免的趋势,蓝玉此等意气用事的言语非但不能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反而可能会激怒朝中一干文臣,给徐达的大事制造障碍,转头朝蓝玉低声斥道:“莫要给徐帅添乱了。敢于直言皇帝所为之事不对,他们起码比那些“奴才”有骨气得多了。

    赵衡捻须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战国名家吴起辅佐魏武王,一日二人同舟行于西河。魏武王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答曰:“在德不在险。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老臣以为,潼关虽险,毕竟项羽曾入之,曹操曾入之,刘裕曾入之,安史叛军亦曾入之。可见固国不以山河之险,而在于施政者是否有德。古之先贤,早有定论。”

    赵衡这一番摇头晃脑的高谈阔论,听得朱权头直晕,感觉二懂二不懂,但“固国不以山河之险。”这句话使得朱权内心中为之一颤,只觉得这句话很有些道理,虽然一时间自己还不能完全明白其中深味。

    徐达此时突然朗声接道:“咱们大明朝不能完全依赖险关要塞,并非就是说险关要隘便一无用处。纵观青史,历来塞外的游牧民族一直给北疆以很大的军事压力。盛唐时有突厥,强汉时有匈奴,概莫能免,宋朝更是亡于蒙古人之手。河北北部燕山山脉一线,遂成为咱们大明天朝抗御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前沿地带。在燕山山脉的外围,又有两个最主要的来路:一个是辽西走廊,通辽河流域;一个是大同盆地至桑干河谷一带,通蒙古草原。山海关扼辽西方向的来路,居庸关、紫荆关扼大同方向的来路。依凭这些险关要塞,咱们第二流的士卒凭借弓弩,火器便足以遏制第一流的异族铁骑南下。为子孙后代百年计,大力修葺山海关,居庸关,驻防精兵数万。可以使得咱们中原黎民百姓不至再遭受异族铁蹄的践踏,免去兵火之灾。”他深知朝中这些文官虽是难免有点“迂”,但在让黎民百姓免于兵火这等大关节上还不至于部分轻重,是以有此详细一说,阐明二关的战略要冲之所在。

    户部尚书王靖,工部尚书赵衡等一众文官虽是不通军事,但听得徐达的言语也默然不语,不再出言反对,不是他们说不过徐达,实在是“使中原黎民百姓免遭异族铁蹄的践踏。”这句话分量太重,让他们这些熟读史书的文人不由得回想起了宋朝屈辱的历史。

    朱元璋听得徐达上奏后,心中早有定论,一直是微笑着欣赏着这些文臣武将的激烈争论,听到此时,也觉得差不多了,便朗声道:“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你等三人下去后,可商量下边塞之地哪里还需建关筑塞,屯驻重兵,然后递折子给朕。”说到这里,转头看了看户部尚书王靖,笑道:“王靖,赵衡所言也是有理,咱们户部银根不富裕,却要修那么多的要紧关隘,定要花上不少银子。”说到这里,沉吟片刻,沉声接道:“再过三个月,便是朕的六十寿辰,只怕目下朝中臣子们已然开始琢磨该送朕什么寿礼了。赵衡接旨。”

    赵衡颤巍巍的跪倒,口称:“老臣恭领圣上旨意。”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