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41 分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麻也都相继派遣过来使节,用各种措辞委婉的提出自己的请求,那就是希望支持自己回国,夺得大权之后,他们将会毫无保留的对朱棣进行支持,不管是兵源还是经济上。

    毕竟不是过家家,那种虚无缥缈的许诺,当然不可能打动野心家朱棣的心,不但是这样,朱棣反而有了一种被侮辱的感觉。他搞不明白,这些西域人的脑袋是不是由于常年在马背上被颠簸傻了,难道仅仅凭借着几句空话就要自己倾力相助吗?

    难道他们就看不出来,他朱棣也对帖木儿的军事力量有了窥视之心吗?

    现在关键的不是支持不支持帖木儿的军队回国,而是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让这股力量回国,开什么玩笑,错过了这次机会,朱棣从哪里凭空多出这么多的兵马,近四十万大军啊,就算是朱棣在辽东、高丽经营了这么多年,也没有超过三十万军队。

    就算是这样,高丽的青壮还基本上被他抽干,以至于朱棣不敢再从高丽调遣兵源,因为那样高丽几乎无法恢复生产,想在辽东这片地方找四十万人当兵,估计朱棣至少还要经营十年以上,朱棣等不了这么久的时间。

    少奋斗十年的机会,谁也不会错过。所以朱棣现在面临的是如何将这股力量吞并,归入自己掌握,那样的话,就要在帖木儿的军中寻找代言人,作为自己的傀儡。

    呼声最高的自然是沙哈鲁,他的温和在朱棣的属下中享有盛名,相比于他两个侄子,沙哈鲁更能贴近受过汉化熏陶的众人心思。

    几次的商谈,都没有定论,朱棣在那里不紧不慢的挑选着自己的代言人。他在等待着帖木儿军中内杠的开始,那样会消耗掉一部分军力,自己今后会更加容易控制一些,他不怕阿黑麻、哈里和沙哈鲁偷偷拔寨而去,因为从这里就算是到哈密,那也是一路大漠,他们的给养现在全靠自己,没有了吃的,朱棣想不出他们私自走掉的任何理由,要不,也不会都派遣使节来到他军中寻求帮助了。

    朱棣表面上不表态,但是偷偷的放出风声,说是在帖木儿军队没有真正的统帅之前,不会予与任何援助的行为,因为就算是投资也要讲究回报,他要支持,就要支持真正的继承者,以获取今后绝对的利益。

    这一点在游牧民族的心中本来就得到了默认,他们崇尚强者,欺凌弱者,很少的两头讨好,朱棣的风声丝毫没有引起他们的疑心。

    在北平,当知道帖木儿暴毙的消息之后,大臣们的心里终于放下了那块大石,松了口气,没有了帖木儿的绝对权威,他的军队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就因为如此,很多大臣都纷纷上奏,请求皇上做出反攻的准备。

    这是一个机会,将帖木儿大军击溃,那么叛王朱棣的威胁也随之而解,辽东的失地旦夕之间就可以收复,这是傅雍最想看到的。也是很多大臣们想要看到了,更是远在京师的内阁和朝堂想要看到的。

    皇上离开京师,御驾亲征近一年了,该有些成绩凯旋而归了,淑妃娘娘为皇上诞下的龙子还要取名,琉球国的内附还要封赏,安南的战事也已经全面开始,需要皇上定下一个基调,是如同日本那样设置州县,还是封赏藩王,都需要一个商议过程。

    所以皇上该回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离开的太久了,有大臣上奏,请求皇上直接联系帖木儿三派人马中的人物,直接进行和谈,只要他们愿意帮助大明对付叛王朱棣,那么大明做出适当的让步也是可以的。

    但是皇帝朱标将这些奏折统统的留中不发,不过也命耿炳文、傅雍、沐斌等人开始筹备边关事宜,虽然没有说明要反攻,但是却令人精神一振。

    当锦衣卫外事局传来朱棣的反应后,皇帝朱标召集参谋院的随驾人员和军镇总督、副总督商议军情,就朱棣会倾向于谁做出了一定的判断,因为这个判断关系着皇帝朱标的下一步安排。

    首先就排除了沙哈鲁,因为据锦衣卫外事局的情报记载,沙哈鲁是帖木儿家族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

    尽管性情温和,但是本人也是十分骁勇,不过平常不太显露而已,而且有着儒雅的本色,熟知历史,且个性坚忍,有着非凡的统治头脑,否则帖木儿也不会将河中之地交与这个儿子统治,因为那里遍布着部落贵族,盘根错节的十分复杂,沙哈鲁能将那里治理的井井有条,并获得支持,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不过他做到了,看着手下的六万余将士,就可以看他在河中贵族们心中的分量如何了?

    沙哈鲁是个人才,也会是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但就因为这样,朱棣绝对不可能会选择一个对自己今后发展有着威胁的人,就算是朱棣愿意,皇帝朱标也不会愿意,如果由他继承帖木儿汗国,那基本上就是蒙元的翻版,也就是发展进程遵循着与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发展一样的模式。

    而且现在,帖木儿的子孙们之间随意发生的争吵,还有无政府状态没有给现在的辽东造成混乱局面,因为沙哈鲁这位明智、有力的管理者能够终止它们,进行有效的调解,使之重归于好。

    帖木儿汗国绝对不能出现一个英明的统治者,无论是皇帝朱标还是在辽东的朱棣,虽然没有事先商议,但是都这么想的。

    阿黑麻随即也被排除下来,阿黑麻的地位太特殊了,他算是帖木儿的长子长孙,有着正统的名誉,也有着名正言顺继承帖木儿最精锐部队的理由,在现在的社会,军队就是力量,力量就代表权力,他坐正了位置,估计是帖木儿的翻版,更何况,朱棣要寻求代言人,就是要听话的,但是蛮横成性的阿黑麻只能成为朱棣的心腹大患。

    最好的目标当然是哈里,这个帖木儿孙子,有野心,却是没有实力,现在大军在外,附属国内的兵卒们都能依附他,是因为哈里一直领导着他们,而且收买了大批的附属国将领,而这些附属国将领为了自己本国的利益,不得不寻求和自己亲善的哈里,但如果沙哈鲁或者是阿黑麻一旦采取怀柔的拉拢手段,哈里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哈里的彷徨和不安,深深的危机感都代表着他是一个拉拢的好对象,相信朱棣也是这样判断的。

    朱棣想要和大明对抗,就必须控制住帖木儿的军队,让他们自然消耗一部分,然后将其余的收归于自己的部下,这样以来才能在和大明的对峙中有自己的本钱。朱棣作为一个野心家,相信能看透这一点。

    参谋院的成员和军镇中的长官们都肯定了这一点,并请求皇上拉拢沙哈鲁和朱棣对抗。但是皇帝朱标下达了一个让人出乎预料的诏书,不管朱棣所威胁的山海关到喜峰口一线的防务,大明集结兵马,对居庸关外绵延数十里的帖木儿军队发动袭扰。

    主要目标就是沙哈鲁和阿黑麻的地盘,捎带着哈里,但不将其作为主要打击对象。同时,命令西北军镇总督平安开始出关,攻占亦集乃等地,切断敌军的退路,并做出收复哈密的准备。因为帖木儿在哈密附近还有近二十万大军等待命令,所以暂时只是准备收复沙州一带,作为插入敌人退路上的钉子,等待时机给帖木儿大军致命一击。

    皇帝朱标的这个诏书一旦下达,大臣们渐渐从中嗅出点味道来,看着皇上的眼神也有些不可思议起来,难道皇上的布局从那时已经开始了吗?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