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8 发现端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都,但是按照缴纳粮赋的数量,依然是中府的级别,庞煌是正四品的知府。

    所以北平府设知府一人,同知一人、通判两人,推官一人。

    下属有经历司,设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所,设照磨一人,检校一人。司狱司,设司狱一人。

    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同知、通判分掌军纪、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推官理刑名,赞计典;经历、照磨,检校,受发上下有关文书,磨勘六房宗卷。

    最后还有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4人。

    这是朝廷正规的编制,也就是只有这些人有朝廷额定的俸禄,另外杂职尚有医学、yin阳学、僧网司、道纪司。这些都是有官而无禄,自然也算不得编制内的职司。按照北平府的占地情况来说,这么多官员不算多。

    可能朱元璋也正在悠然自得自己的英明果断,可以用减少官员来减轻朝廷的负担,但却是没有想到,他这么的做法,却构成了一个潜在而又庞大的利益集团。

    这个集团的人数,就连庞煌也觉得有些心悸。

    还是暂时只说北平府治的范围的问题,首先城防,作为行政官员,特别是北平府的行政官员不用cao心,唯有推官负责治安、刑名等事情。

    北平府正式在册登记的各种衙役大约是:门房两人,皂隶十六人,马夫十二人,禁卒八人,轿夫六人,更夫四人,库卒四人,仓夫四人,捕役七十人、快手八十人。

    加上三房六班的主管书吏、捕头一共二十七人,这个编制,真的让庞煌下了一跳。但是还有更让他吃惊的东西。

    庞煌组建三方六班,按照府一级的编制,将每房书吏设置成三人,三班衙役的管事也设成了三人,这样来说,就是二十七个人的正规编制,在设立这个数目之初,庞煌还觉得似乎有些不够用。

    但是现在看,自己的担心完全都是多余的了。

    自己好不容易设置的三房六班,竟然也有编外人员,经过多方的查证,书吏这同一职位上也存在三个等级。北平府的书吏不过十八人,但是有一种被称为“经书”竟然有一百多人,这还不算“清书”和“小书”是经书的徒弟,统称白书,数目与师傅相近。

    庞煌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直接领导了十八个书吏,但是每个书吏的下属都要比自己多,超出了正常编制的十几倍。

    庞煌不由想,知府衙门只是负责这十八个书吏的开支,其余多出的十余倍,这些人的费用从哪里支出的呢?怎么自己一点也不知道。

    再说衙役的身份也分两种:捕头等这些属于长官类型的为良民,而其属下的皂、快、捕、仵作、门房为贱民。

    因为贱民衙役包括子孙三代之内都不能参加科举,也不准捐纳买官,为很多正经人家所不齿,严禁自己的子孙从事。

    正经人家不屑,不代表没有人愿意去做,一干游手好闲的无赖泼皮,往往在衙门里面挂了名号。根本不靠薪水生活,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陋规。多数衙役的规费,属于书吏和衙役分享。

    前几ri庞煌遇到的所谓一马二熊,他们那里来的薪水报酬,而纯粹是靠着打着官府的旗号,在集市上变相的收一些保护费作为生活来源。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冰山一角,其他还有很多,大多数都是蒙元时期那些投机之人所遗留下来的陋习。

    比如俗称“牢子”的狱卒,也分三等,有正牢子、小牢子和野牢子。正牢子是编制内的正役,小牢子和野牢子都是不务正业之徒,这样的人仅北平府就有超过百人。

    还比如皂隶,也就是衙门内的差役。编制外的皂隶叫“小弓兵”和“直司”。小弓兵大概相当于皂隶职位上的临时工,“直司”的地位排在小弓兵之后,可能属于二等临时工。

    从这一方面,庞煌似乎有些熟悉的感觉了。大明这个时代似乎和他经历过的那个时代,虽然相差六百余年,但是xing质上差不多,位子坐稳当了,就想把脏活累活交给临时工做。临时工干久了,位子也坐稳了,又会招徕和支使二等临时工,同一职位上就可以形成三个等级。

    这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啊!

    庞大的编制外人员,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你想下手都找不到落刀的地方,但是既然庞煌察觉了这种陋习,又不能不管,于是陷入了两难之中。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