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九二章 请立太子以固国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汉武帝一只手伸向身侧的苏文,压低着声音说道。不是他不想与群臣继续商议,而是身体实在无法支撑了。

    苏文连忙向身后的内侍招了招手,而后一个精致的木匣递到了苏文手中。他小心翼翼的打开木匣,里面一颗殷红如血只有蚕豆大小的丹药静静的躺木匣中。

    “陛下,药来了.....”苏文将木匣端到汉武帝面前,汉武帝迫不及待的用颤抖的手指夹起药丸,艰难的放入嘴中。随后他便闭上了眼睛,而后整个人靠在了御榻上,很快的汉武帝原本苍白的脸上开始泛起一丝潮红,脸上也浮现出病态的沉醉之色。

    宣室殿中的朝臣都看到了这一幕,可是谁也不敢说什么。就连刘安国也只是皱了皱眉头,作为一个已经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刘安国心里清楚,皇帝此举就是饮鸩止渴,但是作为大汉臣子,作为宗室宿老和皇帝的叔叔,他只能任由皇帝如此下去,因为这个国家还需要这位皇帝。

    汉武帝服下丹药正在闭目恢复着,而殿下朝臣也开始相互商议起来。在面对这场数十年不曾遇到的帝国劫难时,这些久食俸禄,身居高位的大汉重臣终于体现出了他们的价值,一些不错的提议也开始出现,而身为外朝领袖的丞相与御史大夫,正带领着朝臣开始拟定一套完整的方案。

    朝阳徐徐升起,一抹光辉撒入宣室殿的门缝。这时候许多人才意识到,这场朝议他们已经从午夜进行到了清晨。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汉武帝也在休息了两个时辰后悠悠的醒来。

    “启禀陛下,臣等已经拟出一些方案,请陛下定夺。”左丞相刘屈氂作为名义上的外朝领袖,出列答道。

    “速速道来。”汉武帝微微坐直了身子,强打起了精神。

    刘屈氂清了清嗓子,而后对着汉武帝一拜说道:“臣等商议之后一致觉得,眼下当务之急乃是两件事。其一是尽快调集大军北上开赴西河和驰援广成,不过目前可调动的军队几乎没有了,臣等商议请皇帝下勤王诏,令天下各郡和勋贵世家自行募兵入长安勤王。待这些勤王之军到达长安后,再由朝廷统一调度。”

    汉武帝听到勤王二字眉头皱的紧紧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勤王二字说起来容易,可是一旦下了这个诏书,就等于向全天下宣告汉室已危在旦夕了。上一次大汉帝国出现如此严重的危机还是在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可是那时候是内乱,而景帝还有周亚夫还有三十六位大将,还有他的好兄弟梁王刘武,所以即便是七国之乱时也没有勤王诏。

    现在是外敌入侵,而朝中也已无将可用,更无兵可派了。但是勤王诏汉武帝也不敢下,他不知道这道诏书下达之后,这个帝国最终会走向何方?

    “勤王诏?那第二件事是什么?”汉武帝念叨了一句勤王诏三个字,却没有做出答复,而是询问到了刘屈氂所谓的两件紧要之事的第二件。

    “第二件事便是......请陛下早立太子以固国本......”刘屈氂躬身一拜,这一句话他的声音特别大,那太子二字久久的在宣室殿中回荡着。

    这次提议下勤王诏和立太子,都不是刘屈氂或者一两个人的建议,而真的是绝大多数朝臣的意见。甚至相比于勤王诏,这些大汉朝臣更在意的还是后则。

    “朕还没有死......你们这是打算要另立新君了吗?”汉武帝声音有些阴沉,立太子早就有很多人提出过了,不过他一直压了下来,他没想到在此时这些朝臣将之摆在了台面上,摆在了稳固国本的位置上来讨论。

    “陛下.....册立太子是所有朝臣的意思,也是大汉百姓翘首以盼之事。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太子之位更不可空缺!”老宗正刘安国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他走到殿中对着汉武帝微微躬身,他的声音虽然老迈,却带着特有的厚重气息,隐隐间甚至有些压服汉武帝的味道。

    刘安国不仅是臣子,更是宗室的宿老,他的话不仅代表朝臣,也代表着整个宗室的态度。汉武帝虽然是一代雄主,但有些地方有些势力是他也无法忽视的,比如刘安国所代表的皇族宗室。

    “请陛下早立太子.......以固国本......”群臣再次躬身,声音不约而同的响起,仿佛事先商量好的一般。在这件事上,所有人都站在了同一战线,为此他们可以一起对抗汉武帝。

    这不是什么阴谋也不是阳谋,而是这个封建时代必然的结果。内忧外患皇帝年迈的时候,任何事情其实都没有继承人的问题大了。恐怕就算现在匈奴已经兵临长安了,这些人恐怕大多数还要想着将太子人选确立了再御外敌。

    看似荒唐可笑的行为,在这个时代却是理所当然!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