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回、瑶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四人背负行李,拾大道向南行。唐时岭南更属荒凉之地,所谓大道也不过丈许宽,蜿蜒伸向浩瀚的南岭山脉。南岭由大庚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组成,全长千余里,将岭南地区与中原、湖广隔绝开来,引得无数文人骚客题诗记之。有宋之问这首《题大庾岭北驿》为证。

    大庾岭在大瑶山东边百余里,是虔州下岭南的必经之路。此时念及此诗,陈子昂心头亦是一片萧索之情。只是翻过南岭求医、寻图,总比宋之问内心多几分期望。又有三位同伴相随,时时忘却旅途劳顿。

    陈子昂继续修习内景经,身体日渐强健,四人脚程也加快。旬日后抵达坪石金鸡岭,再翻过大瑶山,便到达瑶埠。

    瑶埠是瑶族的发源地之一,多是服饰迥异于汉人的瑶民。秦以前,这里是化外之地。直到秦始皇派赵佗率大军征讨,方才归服中原的中央统治。汉唐以后,两地交往渐频,却因南岭大山隔断,还保持较为独立的民风、民俗。

    若说金鸡岭是过南岭前的驿站,瑶埠已经深埋南岭大山之中。每逢北方的寒潮翻越南岭至此,已成强弩之末,无力继续与涨海(南海)的暖气流对抗。因此岭南的气候也迥异于北方,绿树常青,四季如春。而南岭之上则是最后的雪线。

    瑶埠是个不大的集市,数十户人家,若说与寻常村庄的区别,就要说到小街上最醒目的驿站。傍晚,碎石小街上飘落蒙蒙小雨,正是一场冬雨一场寒的时节。沿街的茅草屋瑟缩细雨中,檐下几缕茅草随风飘舞。

    陈子昂四人到达瑶埠,天色已经不早,集市上只剩下三两瑶人,披戴蓑衣竹笠,摆卖些粉葛、淮山等山货。他们找了家小店住下不提。

    瑶埠只有一条小街,街上只有一档商铺,只卖一样东西,是瑶人离不开的糯米酒。铺里几只尺许大小的酒缸,柜台上摆放十余只粗瓷碗。瑶人离不开酒,随身都带着竹酒筒,将糯米酒兑了清水,劳作之余解渴解乏。

    酒店老板正温了碗酒,慢慢品尝。在灰蒙蒙的天色下,他显得有些苍老,只是身材魁梧,时常引得来往的行人注目。他一边喝酒,一边打量街上的行人,自然是期望多卖几碗。

    他的眼睛忽然发亮起来,小街西头正走来一小队官兵,是骑马的官兵。队伍里有匹白马分外显眼,是小队官兵的头目。

    马军官的前头是个九品校尉,看见酒铺便策马加速,回头喊道:“大人,瑶家糯米酒最解乏,大家喝一碗。”

    那骑白马的军官是从七品的翊麾校尉,正自困倦,听见喊话方才睁眼。一干人打马奔近酒铺,军官喊道:“叫人去订几间客房,我等先喝碗酒。”

    他大摇大摆地走近酒铺,嘴里骂道:“大冬天,跑这趟远差,见鬼了!”却是地道的洛阳口音。身后跟着两个兵士,一个手里居然拿着锄头,另一个身形粗壮,腰间挂条长鞭。

    这队官兵到来,令瑶埠小街顿时热闹。陈子昂四人投宿在小街东头的小店内,自然听见人叫马嘶的动静。透过门缝望去,陈子昂大吃一惊,那个校尉正是冯小宝。他身后两人就是王泉和完颜华仁。

    他略一思度,料想冯小宝此番南下,先去衡山水帘洞祭祀,又恰好下岭南,不知所为何事。再仔细看那卖酒的瑶人,十分眼熟。

    魏大说道:“那不是杨道长么?他怎么到这里卖酒了。”众人看去,那老汉虽然衣着瑶装,却正是宗盟会江南西道的杨八卦。

    焦会青最先醒悟过来,说道:“哈哈,又有好戏看!杨道长保密的很呢,居然连我们也瞒住了。”陈子昂说道:“只怕。。。只怕此番杨道长依然不成事,有王泉、完颜华仁相随冯小宝。”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