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黑土地的故事 第二十三章 运动与丰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思明没有理徐华他们的善意的规劝,倒头便睡。

    第二天早晨,黑板报上贴出各排“推选”出来的12个人的大字报。不管别人指指点点和鄙视的眼神,李思明“饶有兴趣”的浏览着自己的大字板,挺起胸膛下地去了。晚上在全连“反修批林批孔”大会上,李思明和其他12人被“押”上台前,李思明觉得情景有点像在后世电视新闻上看到的犯罪份子公审大会一般,只不过自己的脖上挂职着一块十几斤重的拖拉机链轨板,还必须弯着腰成90度,细铁丝勒在脖子上,很快就见血。

    批判的材料五花八门,有小的一粒粮食,大到反修反美世界大战。而事件的起因,人们早已忘记,没有人关心那份报告是到底是谁写的。

    其他几人都苦丧着脸,忍受着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一付天塌下来的样子,李思明看着底下义愤填膺的知青,大脑却在神游,这是他在政治学习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奇怪地是,一到政治学习的时候,大脑就似乎不受他的控制,连自己在被批斗也一样。而底下赵山河等人却在暗暗苦笑。

    按惯例,被批斗的人,是属于阶级敌人,自然在待遇上要区别对待,于是这12人被组成“思想改造”排。每天干着最累最重的活,别人刚上工,他们已经在大田里干了一个来回。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整天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不过在李思明的面前,没有人敢指指点点的。

    老知青指着李思明,对新知青说,小子瞧见了,那位看上去文质彬彬,可是咱五连排得上号人物,听说过没有?去年除夕之夜,单枪匹马宰了38只狼,厉害,你看我身上的这个夹袄就是狼皮做的,没见过?你小子可别在背后说人家风凉话,小心惹火烧身!。

    到了6月,是初夏的天,苗儿猛长草儿也猛长,此地120天的无霜期,植物是抢着阳光和温度拼命的长,锄草叫夏锄,一万五千亩地的草,人海会战这个累是不用说了。7月的东北已是盛夏,虽说是东北,白天日头照样毒的火辣辣,锄草的还在继续,割茅草,编草帘子,平整压实晒场,检修康拜因,基建盖房子,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8月一到,全连开誓师大会,杀几头猪,吃几顿肉,开始了一年中最壮观的麦收,拖拉机、康拜因、汽车如同联合舰队在无边的金黄色麦海中浩浩荡荡,连队的晒场上人喊马嘶也一片沸腾,足足要折腾一个月,7千亩的小麦收回来,人们才能喘息几日。收完小麦的地里光秃秃的,拖拉机在伏翻,翻了的地除了种些豌豆苗,是种什么也不赶趟,只好晾着休闲,休闲这个词那年头就有了。而大田里的玉米大豆,绿的出油,绿的发粘,高高的青纱帐,人一进去就不见踪影,一遍两遍的锄大草,相隔几步听见声,见不着影。

    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北大荒最美丽最美好的季节,从初秋到深秋到暮秋,是色彩绚烂的季节,也是所有果实丰收的季节,凉爽的秋风中,天高云淡,南飞的大雁,一行行一列列,嘎嘎叫着,“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田野山岭的色彩五天一变八天一换,从老绿色到嫩黄色、米黄色到金黄色、淡红色到深红色,美丽极了,田野里,金红色的玉米棒子沉甸甸的垂着,金黄色的大豆在秋风中摇着铃,草甸里灌木丛里,绯红的野酸枣淡红的覆盆子紫红的刺莓果摇曳着晃荡着,菜地里瓜田里果园里,黄瓜扁豆辣椒西红柿吊着垂着,西瓜甜瓜躺着晾着,青国光红沙果挂着晃着,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吃到哪里。

    李思明许多次的站在田间的小道上,坐在河边枯黄的茅草上,或者倚靠在连部后面山坡的白桦树上,沐浴着秋日的余辉,静静地陶醉在如画秋景里,脑海中浮现出在苏联小说里,高尔基的小说里,还有《静静的顿河》、《白桦》、《日日夜夜》里似曾相识的景致。10月的秋收,是农业连队一年劳作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田间作业,在他记忆中的十一国庆,从来没有休息过,当连队广播里传来北京在庆祝国庆时,他们拿起镰刀背着筐,下地割大豆扳苞米去了,早晨5点下地,田野里是厚厚的白霜。

    。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