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明军之殇(第三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破了。

    洪承畴率军从宣大出发,采取“建立饷道,步步为营,边战边进,解围锦州”的策略。但是,洪承畴军行动迟缓,从受命到出师已经两个月;从宣大到山海关约百里,其间拖延又数个月,其实这是因为洪承畴和孙传庭在训练那些拿不上台面的杂牌军,故意拖慢了行军速度。洪承畴兵到之后,设立大营,以图进取。

    决战过程:

    起初,双方军队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互有胜负,洪承畴依旧不敢有丝毫心神松懈,并且主动上书朱由检请求退兵山海关,以宣大、大同为新的地域构成防御。

    然则史书记载:“上闻之,大怒,下旨斥咄之,督促其尽快主动出击,再言撤军者,以军法从事!”

    洪承畴无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向本就占着优势的护龙军展开了攻势,就像本来护龙军像个成年人一般站着,而明军却像个小孩子,成年人本来没打算和小孩子一般见识,至少他没有主动动手。而明军这个小孩子却挥舞着自己的小拳头主动向护龙军这个成年人挑衅。洪承畴不傻,孙传庭不傻,一线的明军将领也没有几个是智商有问题的人,都能看出敌强我弱。

    但问题是只要皇帝是个军事草包,就能将大明帝国所有将领一下子全部变成军事草包,这是大明政堂的可笑之处,因为大明这块乌烟瘴气的政治军事环境,已经容不下一些个脑袋清醒的人了,在皇帝陛下近乎无知并且自大的军事部署下,明军将领不得不充当提线木偶,甚至不得不亲手将自己的不下推进火坑。

    ……

    护龙军中大将,山海关守将赵一名见洪承畴军阵时曾言:“此阵有前权,而无后守,可破也!”

    “权”是个军事术语,“有前权,而无后守”就是说把重点集中在前头,而后面的防备薄弱。通俗来说就叫“虎头蛇尾”。这是因为洪承畴要把兵力集中起来逐步往前推进,他考虑护龙军前头打援,就把重点部署在前面。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在指挥这样重大的战役时,中军、前权要强,后守也不能弱,左翼和右翼要并重,前、后、左、右、中都要有部署。

    洪承畴是接受了杨镐失败的教训,不分兵、前权布置是其优势,但他没有意识到,后守薄弱就是其弱点。人以长取胜,以短取败。三国时,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结果以骄傲取败;张飞善待士大夫而鞭打士卒,结果被部下所杀。《三国志》评论说“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洪承畴的长处很明显,就是不分兵,前权布置得很好,但是后守是薄弱环节。

    而对于洪承畴的布置,护龙军也有了如下应对:

    第一,分割主力,以山海关为一点,山海关外五十里处再扎营盘,逼迫明军如果想要进攻就必须分兵两处,哪怕是一路进攻,另一路也必须分兵去守。这就无形之中将明军十三万大军分裂开来。十三万大军明军,虽说护龙军并不是很惧怕,但是哪怕十三万头猪聚集在一起,你想要杀完也得砍好一段时候呢,这就无法保证将这一支十三万人的明军全歼。不能全歼这支十三万人的明军,就是护龙军的战略失败。这一战的意义是彻底吃掉明军最后的几支可战之军,而不是去重创。

    第二,断敌粮道。洪承畴统率十三万大军的粮道被护龙军切断。这引起明军的恐慌。起初洪承畴以麾下第一猛将曹文诏去肃清粮道,初现效果。然而曹文诏很快被护龙军大将冉义设伏,被冉义亲自挑杀,尸首悬挂在护龙军寨外,震慑明军!

    第三,断其退路。护龙军派jing兵伏于诸要路。特别是在明军退往宁远必经之路上预设伏兵,等待退敌。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