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8、暮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云破日出之后, 眼见着天色渐渐暗了下去,两人心知这一别便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各自都有些伤感。待桌上热茶已冷, 邵洺才轻声说道:“十一月的时候邵家的商队便要出海了,通往南海诸国的海路已经通的差不多了,此番前去,是要走的更远,去看看南海之外的世界。”

    出海时日短则一年, 长则数十年,清平突然明白他为何选在这个时候与自己见面, 等到出海事宜筹备起来, 恐怕就再难有机会相见了。

    出海探路,商通各国。邵家正是以此发家,这也是皇室所支持的, 宣扬国威,与诸国友好往来。清平心中五味陈杂,她与邵洺虽算不上什么深交, 但认识了这么多年,也有一份交情在里面。她知道以如今邵家的局势而言, 争不如不争,但看见朋友即将远行,归期遥遥,也不知是为他高兴还是难过,只能故作轻快地说道:“这样也好, 出去看看,才知道天下有多大。”

    邵洺眼中闪过奇异的光,低声道:“我到底不过是一个男人,没人看得好我此次领队出海,你若是要安慰我,也不必这般勉强。”

    清平笑着摇摇头,道:“我却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人人都称六州为大,但这世上必然不会只有这一片土地,天下之苍茫,远比世人所想的更为辽阔。我是羡慕你能走的那么远,见此间人不曾见过的诸多风光。”

    邵洺哑然,只是略略失笑,道:“那便承你吉言了。”

    “海那边究竟是什么,只有到过的人才有资格说道。”清平端起茶盏,与他面前的那杯轻轻一碰,权当以茶代酒了,“我向来以为,男人也好女人也罢,都是没什么区别的。”

    “这话若是旁人来说,我是半点都不信的。”邵洺饮尽盏中冷茶,借着这个动作掩去眼中些微水痕,说道,“但由大人来说,却叫人万分信服。”

    他又说道:“之前婚约之事闹的有些过了,不知大人那位心上人是否听闻,大人尽早解释,以免留下什么误会,若是他不肯信,我也可以修书一封,好将事情说的明白些。”

    清平微微一愣,想起他所说的心上人,顿感头痛,连忙道:“不必了……”她本想解释一番,又担心越描越黑,含含糊糊说了些话,自己都觉得说不通。

    所幸邵洺没有追根究底,只是起身看着窗外金光荡漾的水面,海鸟群聚飞落,在海浪袭来时复又飞起,船也渐渐归岸,他叹道:“就此告辞了,若他日有缘,定会再见。”

    清平向他欠身行礼:“祝安好。”

    邵洺下楼梯到一半,突然回头说道:“我送你的那只木船还在吗?”

    清平不知他为何说道这个,下意识答道:“在的。”

    邵洺微微一笑:“想必你已经拆开过了,既知玄机,那我便不再多说。”说罢转身离去。

    清平伫立站在暮色里,仔细回忆着方才二人的对话。她看着夜色浸润海水,一切终归于暗。

    自那场大雨过后,天只是短暂的放晴了一日,随后便陷入了漫长的阴雨之中。马车晃动的厉害,她伸手接过几点零星飘散的雨丝,轻轻地放下帘子,出声询问道:“原大人在闽州暗查的事情,想必也查完了吧?”

    车外一人答道:“回大人的话,昨日原大人手下的人来报,说是前几日原大人遇刺,今日一早便匆忙赶回去了。”

    清平闻言一怔,一丝寒意顺着脊柱攀上,她一把掀开帘子问道:“原大人怎么样了?”

    那人道:“原大人无事,大人不必担忧。贺州府也在追查凶手,如此恶徒,一定会被绳之以法的……”

    接下来那人再说什么她也听不进去了,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燕惊寒死去的的一幕,明明未曾见过,却仿佛亲身所至,寒意似乎浸透骨髓,冷彻心扉。

    原随在贺州的地界上出的事,有最大嫌疑的便是谢家。清平回忆起与谢祺那几次匆忙短暂的会面,因两人职属不同,她对谢祺并无太多了解。

    正如邵洺所言,谢家背后的靠山太过强大,怎会是随随便便就能扳倒的。纵观谢家竟敢放毕述入辰州,又能插手邵家的事情,如今更是假借辰州世家,妄图来个李代桃僵,足见行事之狂妄。

    她们似乎咬定了没人能将她们怎么样,所以才敢这么胆大妄为。清平心想,难道楚晙会不知道谢家所做的一切吗,就这么放任她们胡作非为?但同时她也不得不面对另一种猜想,楚晙知道这一切,她是故意这么做的。

    或许是身在局中,她既看不清也猜不透,只能仍由心事繁杂,却依然是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这四字仿佛是她人生的批语,浓墨重彩地落下数笔。旧日的光影浮现在她眼前,纷杂雨声中无尽的铃音回响,如同循环往复的曲乐,包裹着世间所有悲欢离合,在潇潇暮雨里逐渐淡去。

    大抵这世上的一切,都会在岁月中慢慢消磨殆尽,人也好,物也好,似乎没有什么是长久的。连心也一样,或许只是一个眼神,从此便相隔山海。她垂下头,一束光穿过车帘缝隙,落在狭小黑暗的车厢里。她沉默地伸出手去接,但光轻而易举地从她的指缝间漏下,在她还未拢起手指来捧时,倏然消失不见。

    瓷碗晶莹剔透,在光里仿佛盛满了清辉,当宫人持灯盏靠近时,就能看见薄薄的瓷壁映出星点晶粉,在红色绒布的映衬下,处处都流露出与满殿金玉不同的孤寒高洁。这瓷器明明由泥土制胎,又在窑中经历火烧,竟能不沾染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轻叩瓷身,音如敲冰戛玉,自是非比寻常。

    宫人呈上这只碗,楚晙漫不经心地伸手取过,随手放在桌案上,从笔洗里倒了些水出来刷笔。

    那宫人看的心惊胆战,楚晙却毫不在意,拿着这珍贵无比的瓷碗洗了洗批奏折用的朱笔,这才开口道:“回去告诉信阳王,朕对她送的东西很满意,已经用上了。”

    她泼尽碗中的水,抬手一掷,将那瓷碗摔碎在地。

    宫人双膝一软,直接跪了下来。楚晙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眼中尽是冰冷的光:“将东西捡起来,给信阳王送去。”

    没过多久刘甄进殿来,行礼道:“陛下忙了数夜,可要歇会?”

    楚晙面上倦色难掩,却不容置疑地道:“不必,朝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更衣后去内阁吧。”

    今日黑云压城,闷热烦躁,连一丝风都没有。朝臣们齐聚内阁,虽然宫人们端来了冰盆,但她们仍旧是鬓角皆湿,后背晕开了一大片汗渍,还要勉强撑着,保持着仪表,以免御前失仪。

    “辰州的事已经议了大半月,想必诸位爱卿也是烦了,今日便不说这个。”楚晙翻了翻折子道,“如今信阳王进京,在顺陵祭拜先帝,朕原以为流言也应该不攻自破了,怎么却又有了新的呢?”

    一时间无人应答,楚晙微微抬眼:“先前派去辰州的徐呈晔高颖林颂呢,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全都去干什么了?”

    事及六部,吏部兵部户部的尚书纷纷出来请罪,楚晙道:“请罪有什么用,若人人都是这般,那朕也不必当什么皇帝了,退让贤人如何?”

    这话暗藏的意思十分厉害,直指朝臣与藩王勾结,大臣们纷纷跪下,口称不敢。楚晙发作了一番,抽出折子一本本砸在地上,那折封是结实的绸布包裹木板所制,砸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接连不断地落在众臣的心上,与击雷无异。

    而后皇帝面无表情地坐回御座上,脸色有些难看。

    便有胆大的臣子瞧着皇帝的脸色进言:“陛下若是忧心民间传言,有伤天家情谊,尽可多留信阳王几日。”

    楚晙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流苏在修长指间甩动,闻言道:“还有呢,怎么都不敢说了?”

    一个是势力强大的藩王,一个是初登基的皇帝,孰轻孰重,似乎已经有了答案。大臣们不愿得罪任何一方,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御座上的皇帝没能得到自己想象中的回答,显得有些焦躁。这一幕落在许多大臣眼里,不自觉地松了口气,皇帝实在是太过年轻,若是换了根基深厚的齐王越王登基,都不会是这个无人应答的局面,这对在场的大部分老臣来说,皇帝年轻就意味着权势的不稳定,不会有那么多人聚集到皇帝身边去,到底是利大于弊。

    楚晙面上虽是一派年轻气盛的急躁样子,但心中十分冷静,她本就没指望这群人做什么,在她看来,满殿的臣子大半都是无用的。先帝一朝养肥了她们的胆子,过多的权力也使得朝臣与世家纠缠不清,甚至开始心向外生,党争挤不进去,就转投藩王,她心知这不是朝夕便能根治的弊端,越是急越要慢,幸而她尚且年轻,就算偶然有冒进之举,也是合情合理,若一直以老成稳重示人,反倒是多有不便。

    与藩王的矛盾在先帝灵前已经埋下伏笔,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民间多传信阳王有不臣之心,养兵数额超出藩王所需的编制,在封地修筑城墙,箭锋遥指长安。

    但这些毕竟只是传言,无人敢提也无人能提。楚晙有些腻味地看着跪下的大臣,这其中有些在上辈子与她明争暗斗不休,当真是花样百出,她自觉还算位大度的帝王,还能忍到现在,已经是格外的恩德了。不过再如何能忍,还是有个尽头,她正思量着怎么私下动些手脚,若是能臣,那就物尽其用,发配到其他州府去继续为国效力;若是不得用,干脆派去藩王那里消火,是生是死不管,正好一举两得。

    说来说去,还是她登基太早,从前许多用的顺手的臣子还未出人头地,既无功劳,也不好随意提拔。她只能耐心的等,时间于她而言正是一味良药,但想要药到病除,却少不了人去推一把。

    她想起了李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