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土地,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

    “家里有四岁以上的丁牛,每头受露田三十亩,一户限四头!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且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二十亩,限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

    “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

    “如果所受之地不宜种桑,男子每人另授麻田十亩,女子五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

    “新定居者,还可分宅田,每三口一亩,奴婢口口一亩,宅田也属世业!”

    随即官吏扯着冒烟的嗓子大喊道:

    “还有不明白的,赶紧问!我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百姓互相看了看,一位满脸褶皱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木杖出列问道:

    “官爷,这露田是何田啊?”

    正举着水囊喝水的官吏闻言呛的直咳嗽。

    “咳咳!露田!咳!就是无主荒地!”

    百姓一听顿时嘈杂起来。

    白发老翁惊讶的看着官吏,颤着手指着不远处的荒地。

    “就是说,那边那些地,都是我们的了?”

    官吏喝着水点点头。

    “哗!”

    一阵喧哗声炸起,官吏被震的脑袋一阵发懵,刚要发脾气,就见一群百姓跪倒在地山呼着: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官吏擦了擦嘴,挤出人群翻身上马,赶去下一地方。

    ……

    【公元485年十一月,孝文帝和冯太皇太后,采纳给事中李安世的建议,实行均田制,】

    【随即派遣使者循行州郡,令地方官均分天下田地,劝课农桑,富兴民本。】

    ……

    大汉,

    “咣当!”

    手中的酒爵掉落在地。

    刘邦瞪大眼睛,一旁的吕雉也侧目而视。

    从乱世过来的两人最明白这条诏令究竟有多重要!

    “民有恒产?耕者有其田!”

    喃喃念叨着,刘邦依然难以置信。

    孟子的民有恒产论属于一种美妙的幻想,因为土地就那些,但人口会增长。

    所以孟子这个想法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但他居然看到这个想法实现了!

    怎么可能!

    伱立国都一百多年了!

    那些贵族豪强还会给你留荒地?

    石头都让他们分光了!

    除非……

    刘邦脸上挂上一抹寒意。

    天幕好像一直没说,胡人入主中原后,人口是怎样变化的。

    ……

    季汉,

    刘备向诸葛亮询问:

    “孔明,你看这个制度能否在大汉推广开?”

    诸葛亮认真思考了一会,摇摇头又点点头。

    “主公,此制虽好但一非常态,二不能持久。”

    “虽自古以来圣天子都追求民有恒产之事,但豪强兼并土地才是常态。”

    “这种民有恒产的状态反是异常!”

    诸葛亮看着刘备斩钉截铁道:

    “北魏的均田是有其特定条件的。”

    “其一,因为战乱,北魏掌控了大量的荒地。”

    “其二,均田制对于那些世家豪强没有多大的损害,他们可以通过奴婢及耕牛授田,广占土地。”

    “这些广有奴、牛的鲜卑贵族和世家大族,实际上才是获益最多的。”

    “所以均田制在北魏能够推行无阻,不致遭受鲜卑贵族和中原世家大族的坚决反对,其主要原因,也就在此。”

    “其三,人口会越来越多,但土地不变,长久以往,均田制自土崩瓦解。”

    刘备想了想,叹口气。

    “想从大族嘴里掏食,难。想长久而治,难上加难。”

    诸葛亮看着叹息的刘备,轻摇羽扇笑道:

    “主公不必叹息,此策所不长久,但对战乱安定之初的天下万民确实有绝大的利处。”

    “主公切不可因噎废食。”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心生感慨。

    土地集中于少数豪门大族手中,他们占有的土地极为广阔,而农民则处于无地可耕、无力赋税的困境。

    想让百姓都有田种,想让百姓都有衣穿。

    想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

    均田制是势在必行的制度。

    ……

    均田制的实行其实早于孝文帝时期,但完全确定下来是在孝文帝时期。

    (本章完)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