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9章 苏堤究竟多少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现在,集英殿上,人声鼎沸。关于苏轼的“乞开西湖”是否存在着欺君之罪,殿中的不少大臣都参战了,正唇枪舌剑的在交头接耳;正反双方是枪林弹雨,各显神通;新仇旧恨也借机抛砖了,一方是穷追猛打,一方是誓死捍卫。

    御使中丞郑雍为人比较正直,现在听何正臣说了些实情,觉得,苏轼在杭州的疏浚西湖的前因后果,牛头不对马嘴,这不是典型的欺君大罪吗?所以就奏道:“……臣也以为,苏大人的《乞开杭州西湖状》一文,文过饰非,偷换概念,牵强附会,张冠李戴,前言不搭后语,牛头不对马嘴,实是苏轼文库中的一大败笔,也是苏大人为官一任的败笔。试看,《乞开杭州西湖状》的文首,就点出了‘乞开’杭州西湖的目的,就是因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苏轼是,恐无眉,故乞开。而文中展开时,给出的五个‘乞开’的理由,看来言之谆谆,实质上,是在转移视线。因为,那五理由,充其量,是在力证眉将不存的危机,而不能证明这五理由构成了杭州与西湖的眉眼关系。如果不能率先证明杭州与西湖的眉眼关系,谁又有必要去承认西湖之不存即杭州之眉的不存?具体的,我们还可以看看那五理由,‘放生’,‘六井’,‘凶岁’‘卒扰’‘远取’,作为论据,它们跟论点有一致性吗?它们有典型性吗?它们有新颖性吗?呵呵,至少,这里并不显见。卑职这里不来讨论苏大人的杭州工程的优劣是非,但仅就这《乞开杭州西湖状》之所言与苏大人之杭州之行的不统一,这苏大人的欺君之罪实在推卸不了了……”

    现为尚书右丞的苏轼的兄弟苏辙急了,如果自己大哥的这个欺君之罪被坐实,不砍脑袋,也得去岭南。所以,赶忙出列辨护:“……臣以为,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家兄在疏浚西湖时,起意时,有五个理由,实施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与时俱进,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利用湖中的淤泥,不上岸,在湖中就地消化,筑一长堤,便利了交通,方便了男女,增加了景观,平添了娥眉,有何不可?这里不存在欺君不欺君的问题,这里最多是因为工程繁忙而拖迟了汇报的问题。常言道,看人挑担不吃力,家兄在施工现场,看到民工清淤辛苦,遂生筑长堤之意,请难道家兄有了创意就不能用?非要……”

    殿中侍御史杨畏接嘴:“……苏辙苏大人,请听仔细了,郑雍郑大人并没在批评苏轼苏大人建设的苏堤的优劣,也没否认苏轼苏大人在建设中有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权利。郑大人只是强调了苏轼大人为开西湖所言的《乞开杭州西湖状》,与在开西湖时的所作所为不一致,没有一致性,也缺乏相关性。就此而言,你哥确有欺君嫌疑……”

    一旁的苏轼有点胆战,觉得,自己,在项目争取中,确是花言巧语了,这《乞开杭州西湖状》一文,妙笔生花,堪能成为传世之作了。至于在疏浚的实施中,没有紧扣原定的主题,自以为自己是一方大佬,率意而为,任性了。当时,自我感觉良好,就信马由缰,海阔天空,自由不羁,浪漫奔放,筑长堤,植桃李,围三潭,立石塔,怎样方便就怎样来,怎样顺眼就怎样办,确是游离了初衷。如此办事,四望大宋,比比皆是。但今天的气象似乎不对,似乎又要拿我杀鸡骇猴了,又有乌台诗案时的山雨了。唉,没办法,我还是先避重就轻,混蒙过关吧。别跟这些京中饿狼纠缠了,要是让他们缠住话题,无限上纲上线,那我至少得去岭南钓鱼了。所以,想想当年乌台诗案,掂掂今日西湖善后,看看对面流求人的牛脾气,我还是低调伏个小吧,好汉不吃眼前亏,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吧:“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各位大人,卑职知杭州,居心善良,欲为杭州作贡献,欲将西湖变西子,欲挽美目之美眉,欲救百姓之咸苦。故,撰文乞开西湖,意图造福一方。无奈卑职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从心,技不如人,情有不堪,报有不速,下情上报时不及时,情况有变时没更正,竣工扫尾后没评估,项目终结前没宴请。如此,缺乏沟通,未加说明,没有理解,滋生误会,卑职责不可推也。现今,卑职聆听各位良言,如雷贯耳,如梦初醒,醍醐灌顶,幡然悔悟,雾中看花,方始开朗。卑职决意,回府立马修改《乞开杭州西湖状》,并将补书《开杭州西湖之现状》,以解众惑,以洗不当,以作自辩,以为善后,轼非欺君,轼太忙了,忙得连写报告的时间都挤不出了,想快点完工,结果,被误会欺君了,欲速则不达,下情没上达……”

    这时,御史中丞赵君锡,这个曾经称贤苏轼的人,后又与贾易同劾苏轼诗的人,曾言“轼负恩怀逆,无礼先帝,愿亟正其罪。”后,高太皇太后护轼,弹劾无果,不了了之,今见苏轼西湖疏浚事,尽是违法乱纪事,就欺君一罪,现已昭然。但是,苏轼善辩,现见苏轼将言行不一的欺君大罪转化成工作疏漏、程序不全之过,觉得那些弹劾者真无用,干吗在苏轼的文本上较真言行的不一,干吗不直击要害,干吗不去直面那个新建苏堤的长度,干吗不去衡量那个疏浚工程量的尺度,干吗不去追究那个欺君造假的大糊涂,干吗不痛批那个苏轼胆大包天的狂徒!所以,赵君锡出列,朗朗奏道:“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眼下朝堂,就西湖疏浚事,有说苏大人是欺君罔上,罪不可赦;有说苏大人是无意之失,功大于过。两说的分歧,分歧在对苏大人的《乞开杭州西湖状》的理解,分歧在对苏大人在杭州所作所为的理解,向左向右,一个出入,就或成左派,或成右派了。其实,对于苏大人是否欺君,卑职有一简捷的判别之法。即,卑职读过靖海王王木木王爷弹劾苏轼的文章,文中说及,苏轼称,其在杭州建筑的苏堤长三十里,而卑职咨询过曾在苏堤上步行过的何正臣大人,何大人言。苏堤不过五六里,就是你弯着绕着量,也顶多算七里,哪来的三十里?所以,卑职建议,请苏轼苏大人就此作个说明。苏堤究竟长几里?如果,苏堤果如所言长三十里,那么,木木王爷的这一条指控就无效,并可追究诬告之罪;如果,苏堤真是不到十里长,上报却是三十里,那么,卑职要请教苏大人,如果这都不能算是欺君之罪,那么,这世界上还有欺君之罪吗?……”

    苏轼的脸色转白了,他知道,关于西湖疏浚,别的指斥都可以用瞎掰胡扯来捣浆糊,自己也有信心东拉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