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四平日常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公交车站,找到去叶赫满乡的车。坐车两个小时,离得不算太远。叶赫满乡听说是慈禧,裕隆的家乡,以前说是凤起之地,属于正红旗。现在也不会有什么古迹让自己参观,她只是来美食打卡的。

    满族火锅,以前用鸡汤打底,煮食鹿肉,狍子等等。讲究的皇家,天上锅煮飞龙,水中锅煮海鲜,地上锅煮牛、羊、鹿、狍子。

    还有百姓版酸菜白肉锅,酸菜、白肉、血肠、冻豆腐,再涮点牛羊肉。姜茶今天吃的这顿,连冻豆腐和血肠都没有,天热做不了。

    铜锅子上来,锅里飘着紫菜虾皮。点着了炭火,端来了酸菜、白肉和鲜豆腐。调料是酱豆腐和麻酱,韭菜花自己放。

    小火慢慢的咕嘟着,白肉的油脂慢慢渗透到汤里,酸菜吸收了汤里的鲜美味道,中和了它的酸味。豆腐越煮越香,它的孔洞吸满了鲜美的汤汁,这要是冬天冻豆腐更是好吃。

    这家国营饭店是路人推荐的,他们这边很少夏天吃火锅。这家店就为了招待像她这样的外地人,特意设置的!味道超级棒,一个人花了4.5元钱和一斤半肉票。

    吃完饭打包满乡八大碗,直接装饭盒里,一共花了19.5元加三斤肉票一斤粮票。价格不便宜,菜量是真大,八个碗菜装了13个饭盒。

    装进一个大袋子里,赶去车站回招待所。坐在车后边,趁着没人注意,把菜都收起来,拿着空袋子下车。

    和前台的大姐打个招呼,回房间锁好门,拉上窗帘进空间。菜都装小盆里,洗干净饭盒备用。

    出来搬被子,铺床折腾完了又到吃晚饭的点。饭店今天有饺子,扣肉,鸡蛋炒西红柿,干煸豆角,雪绵豆沙主食米饭,馒头。

    用饭盒打包一份饺子,两份雪绵豆沙。东北老菜看见不能错过,在这边打包,一定要多准备几个饭盒。

    装进网兜拿着回招待所,她根本不饿,来都来了,就不能错过每一顿好吃的。自打她来了,每天都打一两个菜存着。

    屯东西会让人有安全感,再说这时候的大师傅个顶个的手艺好。没有任何添加剂,食材纯天然绿色食品。

    架子是专门找来放菜的,满满的囤两层,看着就满足。今天买的菜又占了不少地方,数量多菜量大,八大碗有凉有热。

    雪绵豆沙和饺子放上去,外面留了几个尝尝味道。

    雪白蓬松的外皮包裹着豆沙馅,外面撒着白糖,好看又好吃。听说这道菜,需要的时间特别长。

    客人点单,厨子开始骂街,等气顺了很快出菜。说的是笑话,实际上这个菜最麻烦的,需要打发蛋白。在今天用电动打蛋器很方便,那时候都是用筷子,一把筷子纯手工打发,要是她也骂街。

    早睡早起身体好,在空间扎马步,蛙跳洗澡出来吃早餐。出门在外锻炼身体不太方便,在空间里更自在一点。

    国营饭店的大包子、油条、油饼、豆浆、棒渣粥、鸡蛋汤看着就香。买了一碗豆浆一根油条,浓郁的豆香本味,就着炸的酥脆油条,美好的早晨开始了。

    这边是满族发祥地,还保持着衣服、门帘绣些好看的图案。建筑还有那个时候的痕迹,可惜自己没有相机。

    着名的“四平战役”就在这,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立在这里。正面有主席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行色匆忙的人有的上班,有的上学,有的嗯…上黑市。隐蔽的墙角拿出她的大篮子,换件老气的衣服,学着大姨们包上头变身“鸡妈妈”。

    跟着躲躲藏藏的大姨,进了一个极大的黑市。大家都心知肚明,要不这几个大姨的模样,一抓一个准。

    里面热闹极了,有自家织的土布、旁边放着纳好的鞋底;野蘑菇旁边还有捆着脚的山鸡;鸡蛋装在篮子里。

    自家菜园的青菜豆角;河里摸到的杂鱼;朝鲜族打糕,各种泡菜;布袋里装的花生和小米。

    肉摊上人还挺多的,转了一圈,姜茶开始下手扫货。蘑菇山鸡都要了,鸡蛋篮子都买下来。

    朝族的打糕,辣白菜各买了一坛。借着菜篮子收起来,又买了花生和小米,差不多了姜茶往街尾的出口走。

    街尾孤零零的,站着个男人高高的个子,站的笔直。手里有个盒子,也不说话。姜茶好奇看了他一眼,男人直接过来问她:“祖上传下来的,姑娘看看吗?”

    她只是好奇,这人的身形应该是当过兵。在这边卖东西又不说话,挺奇怪的。

    猛地过来吓她一跳,哪露馅儿了?“你的手”姜茶伸手看看,抹的自制黑粉,黑乎乎的手上,露出来两块白色。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