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3章 壮药基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楷瑞不禁莞尔,这事还真给二太爷给说中了。

    现在市面上的百年陈酿,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是假的,也别管是什么牌子,就是很难找得出一瓶。

    刘楷瑞也常说茅台,还是专贡给中央领导的特贡品,外边是没得卖的。可是就那样的酒都还没有二太爷酿的这瓶好喝。寻思着八成是和这水有关系。

    好水酿好酒,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酒的成色,茅台和五粮液都是如此,因为有好的水源才酿得出这么好的酒。

    说起二太爷这酒好,还有他用的材料,枸杞当归那些不算,里边的三蛇是真正的野生金银环,每只都有根大手电筒那么粗,只是三条就把整个大瓶子塞得满满的。

    “曲二太爷,这三条也是你自己捉的?”刘楷瑞问道。

    “可以说是捡的,我们这山里到处是蛇,明天有空带你上山,那些蛇都跑出来晒太阳,等到了冬天又钻进洞里。天冷的时候你拿根竹子进山洞,很容易就能发现蛇,用竹子压住它们的头,然后就可以放进袋子里。”

    别看二太爷说得轻松,其实冷天进洞抓蛇还是很危险的,蛇到了冬天需要冬眠,如果被惊醒凶性会大发,很容易伤到人。二太爷说得跟玩似的,看来是个常年捕蛇的老手。

    “那除了蛇,这山里还有些什么?”刘楷瑞笑笑接又问道,他太好奇了,不管是曲家人学的功夫,山中的泉水,天然草药。只要是能对人体有益,能益寿延年的东西都感兴趣。要知道疗养院里住着的老红军老将领都是国家之瑰宝,那怕能多给他们延长一年的寿命也是好事。

    “这山里东西多了,你让我说我一下也说不完,不如有空让我那小孙子带你上山四处转转。”二太爷指着梁山。

    “好的。这也是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之一,不过曲二太爷能让我先看看你们泡药酒的方子吗?”

    “泡酒方子,这得问我十二弟,他以前是个郎中也是村里的医生,我们喝的药酒都是他泡的。”

    和二太爷闲聊的时候得知,这一村子人大多是原来的土匪跟贩夫走卒。为了躲避战乱组织成个大家庭,只有少部份是原来的原住民。这也是为什么曲家村建得这么高的原故,说他们害怕战争到不如说他们了解战争。战争一打响受伤害最深的就是老百姓,尤其是妇女和儿童。只有先把她们保护好了,男人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上到战场。

    二太爷说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死在援朝战争,四太爷的儿子还是国家一等战功英雄时。刘楷瑞就知道这一村子人没有一个是怕死的。

    远在大山里的他们原本可以不参加那时期的战争,但是他们去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上流着的血液。曲家的人表面平和,其实骨子里都非常的好斗。

    刘楷瑞把头转向对面的十二太爷,恭敬问道:“曲十二太爷,你原来是个医生?”

    “算不上是医生,我年轻时只是个学徒。艺还没学成战火就烧起了。后来跟家人躲进深山里,帮山里人看病,得到大家的认可才留了下来。”十二太爷微笑道,他是曲家老太爷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原来如此,不知道能看看你老泡酒的方子不?”刘楷瑞再问。

    “当然可以,晚些到我屋里,我拿给你看。”十二太爷说道。

    晚饭从傍晚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多,曲家人有个习惯,喜欢喝酒但不灌酒,能喝多少喝多少量力而行。你如果把他们当成朋友就多喝两杯,喝得少了也不会有什么人怪你。

    吃过晚饭刘楷瑞跟程宗合还有曲文去到十二太爷去住的屋子,住在同一栋楼内的还有另外几位老太爷,可以说这里是曲家村最高权利中心。

    农村物质条件不如城里,可就是不缺地皮。在自家的地上盖房子想盖多大就盖多大。十二太爷住的屋子很大,里边放满了书,还有一个大大的药柜,看起来更象中药医师的铺子。

    十二太爷请俩人坐下,曲文帮忙用甘草泡了两杯茶,十二太爷从书柜里拿出本厚厚的黄皮子书递给刘楷瑞。

    “我酿的酒都是按这些方子来泡的。”

    刘楷瑞接过书,仔细翻看起,大致看了十多页就明白这本是什么书了。这本书就像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和明代中医大师陈实功编著的《外科正宗》一样,是华夏非常普及的一本医书。不同的是,这是一本壮药药书。

    壮药也就是壮[族]人民平常使用的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用药的交融状态。壮[族]居住区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壮[族]人早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动物的习俗,因此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当地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

    其中壮药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非常善于制毒和解毒,而且解毒的范围较厂,包括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金石发动毒、箭毒、蛊毒,等等。广[西]著名的蛇药就是壮药的一大贡献。

    刘楷瑞是学中医的,对华夏各民族用药也有一定的了解,壮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像《后汉书?马援传》就有记: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因常服薏苡仁而能防治瘴疾,后带回中原。而《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牡桂、苡仁、丹砂、钟乳石等被收录。除此以外壮药很都被收录进了《本草拾遗》等著名医书中。

    就19831987年统计,仅壮[族]聚居的自治区境内,已知的中草药品种就达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壮医常用药达709种。

    十二太爷拿出的这本名为《壮药大典》,刘楷瑞也曾经看过,只不过他看的是精编版和补遗版,内容和记载跟这本完整版差得太远。特别是当中一些制毒和解毒的方子,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世人只知道苗蛊和泰蛊非常的厉害。其实这壮毒同样独步天下。华夏最早的医书之一《七略》就有提到苗人制毒的能力,“一水一牛,无味无色”,意思是说一滴水就能毒死一头牛,并且无色无味,能杀人于无形之中。另有将丹砂烧炼为水银的先进方法和田七的发现及利用。也证明了当时壮药开发利用达到相当水平的重要标志,壮人不但能制毒,还能用毒做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可惜的是《七略》和《别录》这些医书到了唐末就佚失了。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它们都佚失了,你怎么知道它们奠定了我国目录学的基础和特点,怎么知道它们的分类、辑略、叙录的内容和作用呢?因为《别录》。尤其是《七略》的概貌,基本上保存在《汉书?艺文志》里。所以研读中医药学的人大多都知道。

    慢慢看下去,除了制毒和解毒方子,还有很多刘楷瑞没见过的滋补药方。

    刘楷瑞越看越惊,递给程宗合兴奋道:“小程你看看。”

    程宗合接过书也认真的看起来,多翻了十几页,也露出兴奋的表情。眼中露出惊奇的光彩。

    “这,这真是壮药之宝啊,不,应该说是中国之宝!”

    “恩,十二太爷,这本书能借给我们拿去复印吗?”刘楷瑞向十二太爷问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