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税同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胜利,威廉国王则藉此熬过了《提尔西特和约》后的最困难时期。近几十年来,虽然城市人口史无前例的大幅度增长了,但是他们或者他们的父辈却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当前的农业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收入差别的问题,它关系到国民视为珍宝的那种质朴和勤劳的精神的泯灭和丧失。”在御前会议上,瓦德西苦口婆心的向威廉说道。

    这是他在一个月时间内第三次就农业问题向威廉提出改革关税的主张,当他说道“那种质朴和勤劳的精神的泯灭和丧失”的时候,威廉妥协了。

    在德国,农业的从业人口超过40%,依然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如果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整日生活在不安心和怨天尤人的状态下,那么国家的整体精神面貌一定会受到影响。

    德国不具备英国那样全盘工业化并彻底放弃农业的先天条件,所以当农业遇到了切实的困难,那么一定要设法给予帮助。

    不过威廉最终还是没有同意大范围提高农业关税,尤其是对波兰和匈牙利两国。

    在和普鲁士财政部枢密顾问戴尔布吕克以及巴伐利亚的贸易大臣朗贝克——两人均是德国知名的关税和贸易问题专家——商议后,瓦德西首次正式提出了建立中欧关税同盟的政治主张。

    早在1891战争结束后,德国国内便出现过这种呼声,但是专家们普遍认为:在英国坚持自由贸易的原则下,建立一个大范围的关税同盟是不合时宜而且对于德国也是不利的。因为无论是否有关税同盟,中东欧地区都是德国制成品的传统市场,反之,关税同盟建立后,德国商品在海外的销售可能会遇到某些歧视性关税的阻碍。

    不过,当英俄两国的排他性商约达成后,德国失去了传统的俄国市场,这种情况下,以关税同盟的形式将俄国可能还有美国的农产品排斥出同盟之外是十分自然的选择。

    哈布斯堡帝国对于和德国的关税同盟历来都是不反对的,因为关税同盟建立后,帝国的政治家可以藉此对德国的政策产生影响,至于经济上的利弊其实已经毫不重要,因为两国间业已存在的近乎自由贸易的商约早已把整个中欧的经济连为一体。

    1895年6月,中欧关税同盟正式建立。同盟将平均关税税率调整到30%,高于德国过去的25%,低于奥地利过去的35%,在欧洲各主要国家而言,属于中等水平,高于英国、荷兰、比利时等传统自由贸易国家,但低于法国、西班牙和俄国,和北欧各国相当。

    同盟的关税制度摒弃了德国的非歧视关税制,以奥地利沿用的互惠制为基础,由此,同盟对于高关税国家,比如美国、俄国关闭了自由贸易的大门。

    在失去了美国和俄国的农产品冲击后,德国的农业终于可以大大的送一口气了,虽然波兰和匈牙利的粮食价格依然较为便宜,但是就整个中欧地区来看,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区内的粮食已经基本不会产生剩余,所以价格很容易维持在一个对生产者较为有利的位置。

    “中欧关税同盟的建立是十九世纪晚期欧洲政治经济局势的一次大调整,是中欧的政治家为应对日益紧迫的英俄同盟采取的必要措施。此一事件和英俄商约的签署、英国帝国特惠制的建立均发生在1895年,因此这一年被认为是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复兴的开端。”

    ——节选自1944年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dd>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