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六章 胶州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坦诚,如果舟山实不可得,则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胶州湾,因为那个地方虽然说不上优良,但胜在阻力较小,除了中国政府外再没有哪个国家会特别反对。

    对于中国地盘上的东西,威廉自问比这些金发碧眼的家伙们懂得多一些。

    不过赫伯特的结论倒是不差,舟山的确是中国沿海形胜之地,只不过长江口一带乃是英国在华利益的最大端,德国占据舟山等于给长江航运上了一把锁头,钥匙却不在英国人手上,所以英国的态度可想而知。

    其实,英国也深刻了解舟山的价值。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曾攻占定海,之后由于一场疫病的爆发,全军减员三分之二,这种情况下,义律才被迫撤回香港。不过,英国既然无法获得,其他国家自然也别想占据。1846年的《英军退还舟山条约》规定:“中国永不以舟山等岛给他国;舟山等岛若受他国侵伐,英国给以保护。”

    当驻北京公使巴兰德从李鸿章那里确认了英国和中国之间确实有关于舟山的保护协定时,威廉也只能无奈的放弃,并退而求其次选择胶州湾。

    比洛在请示了威廉后,旋即以秘电训令巴兰德:“万望获得胶州湾为盼”。

    在收到训令后,德国驻北京公使巴兰德进一步和李鸿章展开会晤,明确向后者提出了关于德**舰在胶州湾“驻泊”的问题。

    在当前日益紧张的局势下,李鸿章在和庆亲王商议后,迅速应允了巴兰德的要求。不过,两人最终的口头协议是:若中日两国开战,则战后中国政府愿将胶州湾交与德国作为战前军售的酬谢;若两国在半年内未开战,则中国政府无需负担此项义务。

    在李鸿章看来,英国的调停是可以依靠的,而且多了两条新舰也可从气势上震慑日本,并表明和德国的“良好关系”使日本政府投鼠忌器。这对他促和的主张大有裨益。

    即便做最坏的打算,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那么两条新舰一定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乃至于付出胶州湾的代价未必不值。

    庆亲王奕劻也觉得,在此关键时刻交好德国实为大清一大臂助,答应德国人的要求乃是进退有据之良策。

    一天后,“副王已允诺”的密电发回柏林,比洛在第一时间便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威廉。

    威廉自然十分高兴,这意味着德国将比历史上提前三年占领胶州湾。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山东半岛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将加速成为德国良好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随后,瓦德西大笔一挥,允准了伏尔铿船厂的对华军售案,并同意许景澄提出的两船保送到华的各种请求。双方约定,两船出厂后将悬挂德国商船旗,由德国船长开往上海交给中方,中途出现任何事故由德国船厂负责。

    对于许景澄为获得军舰而四处奔走,日本公使青木周藏自然也是看在眼里。为此,他特意拜访了伏尔铿船厂说明了日本的愿望和要求,并且提出无论中国人出价几许,日方都愿加价买下。

    不过此时是否卖舰,或者卖给谁,早已不是伏尔铿船厂的经理所能左右。

    青木虽然为此事专门拜会了赫伯特,不过后者却把皮球又踢给了船厂,因为巴兰德没有传回确定的情报前他的确无法回复青木。

    当胶州湾的事情最终敲定后,船厂也就自然而然的以中国订货在前为由拒绝了青木的要求。此举使日本方面甚为不满,不过随后赫伯特坦言告诉青木:“在日军的强势海军面前,两条千吨炮舰不足挂齿。当今英国政府调和之心甚强,德国已数次拒绝了联合调停的建议,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拒绝对清国的军售,势必引起英国的怀疑。那可是要坏大事的!”

    而后,赫伯特再次重申了德国支持日本对中国开战的立场,并强调“若有其他欧洲大国插手战争并向日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德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

    既然德国已经做出决定,青木也只好就此作罢。毕竟,弱国和强国之间的同盟从来都是不对等的。</dd>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