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犹太人(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历史上,无论苏伊士运河还是巴拿马运河在初期都遭受到热带疾病的困扰。前者是靠着人命硬拼着完成的,后者则是发现了疟疾的致病原理后采取了大规模灭蚊措施才得以完工,即便如此也付出了数万人的代价。

    维克汉姆自然不知道疟疾是由蚊子作为中介传染的,当察觉到疟疾的患病率如此之高时顿时感到十分的恐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仅仅初期的建设工程就要增加四倍的投资——其中大部分是给予伤病者的津贴以及购买奎宁的费用。

    最后他不得不把情况反映给威廉,贴现银行和殖民地政府了解了情况后,也都希望迅速停止这种大规模的种植园开拓。

    就连谢林首相和赫伯特也多次劝说威廉,希望赶快结束西非橡胶园的投资,否则会大大影响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到此为止,他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一战前德国在东非和西非的殖民地一共才只有几千人,而且一半是政府公务员和军人的原因了。(其实,德国在西非的大规模拓殖是在1903年,发现了疟疾的致病原理后才开始的。)

    维克汉姆本人自然是不希望半途而废的,他在最后阶段终于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建议,那就是从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引进管理人员,因为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拉丁人群对于疟疾的免疫力要高于北方的日耳曼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

    犹太人自古生活在中东地区,他们对于疟疾的免疫力比拉丁人还要高,当然比起东亚和南亚的黄种人依然有所不如。

    威廉自然不知道这些,甚至对于疟疾的传播原理也是不甚清楚,他那个位面,疟疾已经在新中国消失多年了。

    不过,威廉还是报着背水一战的心情,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犹太人的身上,他觉得曾经在埃及生活过的犹太人在对抗疟疾方面应该不会次要西班牙人。

    如果犹太人的确免疫力较高,那么他计划用五年时间,投入不高于5亿马克加速开拓西非殖民地,把那里建成德国的果园、油库和糖盒子。

    不过随后从东非传回的一封信件让他不得不减少移民西非的人数,因为基本上已经变成光杆司令的东非总督彼得斯在他的条陈中提出,如果有一支可靠的犹太人帮助,那么他就可以控制整个阿比西尼亚——此时意大利尚未开始在东非的军事行动。

    自从德国和奥地利签署协议,以德属东非交换蒂罗尔以来,德属东非总督彼得斯便再次离开他所开辟的土地,重新踏上寻求新领地的征途。

    依靠早先和桑给巴尔苏丹签署的协议,德国获得了索马里中部港口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是非洲东北部地区最主要的贸易集散地之一,也是一个优良的港口。

    在和英国以及意大利沟通后,德国便基本确立了在索马里中部和北部的地位,意大利人则获得了索马里南部的统治权。

    彼得斯带领他的探险队和一个排的德军士兵乘坐炮舰“鹧鸪号”沿着索马里海岸巡视了一圈,然后在摩加迪沙登陆。

    城市统治权的移交十分顺利,不过这丝毫不能掩饰彼得斯内心的失望。

    在他看来,德国获得的这片新领地唯一有价值的地区就是摩加迪沙周边30公里以内的地区。因为除此之外全部是漫无边际的荒原和零零星星的绿洲,根本不能发展出高利润的殖民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率领探险队沿着朱巴河河谷向内陆进发。

    他想试试看,在传说中的阿比西尼亚,他的运气如何。

    花了半年时间,他横穿了阿比西尼亚东部和南部地区,并访问了孟尼利克皇帝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最后到达东北非最繁华的港口城市——法属索马里的首府吉布提。

    此时已经是1892年的6月。

    在这里,他接到了殖民局发来的最新电报,告诉他阿萨布已经归于德意志帝国,同时询问他索马里是否需要犹太移民。

    其实以索马里的自然条件本身就人口过剩,哪里还需要移民,不过当彼得斯得知阿萨布属于德国的消息后,心中迅速勾勒出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修建一条从阿萨布至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线,从而控制阿比西尼亚的经济进而控制这个王国。

    而要完成这一庞大的计划,不仅需要大批的德国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需要这些人能和当地的王公贵族甚至普通的阿姆哈拉人打交道——至少不能引起后者的反感。

    不过以他对本国人的了解,普通德国人即便是商人也很难和当地人打交道。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有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在犹太人来说都变得不再是问题,他们天生就是商人,十分善于和他人沟通,希伯来语和阿姆哈拉语是闪语近亲,学习起来方便很多,更主要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犹太教。</dd>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