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4明争暗斗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白俄后裔驻地,由日本为其军事“保护伞”的说辞。

    不过建于1897—1907年的中东铁路,却令日本和华夏的纷争越来越大。这条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经绥芬河到海参崴的铁路,日本人已经窥觊许久,面对军事强国苏俄,日本人或许还有些忌惮,但是面对孱弱的华夏人,日本人的野心膨胀了。

    看着日本和华夏的纷争日渐激烈,背地里偷着笑的苏俄,巴不得把整个远东都变成日本和华夏两国的战场,那么日后苏俄重返此地,就有了更好的借口,调停!

    不过显然,白俄贵族势力的加入令远东地区的局势更加的扑朔迷离。

    援引一名进驻赤塔的日本战地记者的报道,“白俄残匪”的黑色双头鹰旗帜在上周五,就已经飘扬在赤塔市政府建筑物上空,“此刻,赤塔似乎不是远东共和国的(城市)。苏俄、远东的警察和军队似乎都将此地遗忘。“白俄残匪”人员降下并焚烧远东共和国的国旗,还在所有建筑上插上沙俄时代的旗帜。”这名记者说,数百名持枪“白俄残匪”武装人员当天包围一个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广场。一个趾高气昂的沙俄贵族走上讲坛,宣布赤塔为“沙俄帝国”的临时国都,号召当地居民与他们一起对抗远东共和国政府。“我们不想伤害你们,也不想抢夺你们的财物,”这名贵族“亲切”地对人群说,“我们想帮你们重开学校和其他机构,把正常生活还给你们。”

    显然,日本人是不会称同样反对苏俄人的白俄贵族为“白俄残匪”的,但是对于远东地区白俄势力目前出现的独立派和亲日派,日本人当然选择了亲日派为其的代言人,是“堂堂的白俄贵族”,而一心独立的白俄当然是被他们给称为“白俄残匪”了。

    不过,这些日本战地记者报道中的,“白俄残匪”并没有按照苏俄的剧本打一场“他们的战争”,来演义一场“三国大战”,令苏俄能够忘却远东的烦恼,专心对付国内欧洲部分的动乱。

    12月12日,在通电之后,赤塔的“白俄残匪”就成立了自己的“俄国杜马”。“杜马”一词,是俄文音译,意为“议会”。沙皇俄国原是封建专制国家,1905年爆发革命运动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赐予一定权力。1906年和1907年,产生了第一、第二届国家杜马,但随后不久就被解散。后来又产生了第三、第四届国家杜马,其权力都不大,但名义上是国家的议会。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就没这个东西了。

    不过再小的“杜马”,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对于民主的欧洲众来说,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情。于是看到这些白俄贵族连“杜马”都搞出来了,一些欧洲的三流小国,也算是承认了他们搭建了草台班子。

    赤塔,这座远东的新城市,并不是这些“白俄残匪”的唯一目标,草台班子一搭建,这个新兴的势力,出乎意料的没有对近在咫尺的苏俄远东部队进攻,以消除身边的“隐患”。而是命令大将罗科索夫斯基领着四万经历的战火洗礼的俄军,组建成白俄西征军,开始演义了一段传奇。

    两天后,12月15日夜,靠着城内的内应,攻克了只有两千人驻守,但却是远东共和国临时委员会驻地的乌兰乌德,造成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区的震动。紧接着又派白俄军伪装成苏俄溃兵,诈开了伊尔库茨克的大门,一举攻克了这个贝加尔湖西岸的军事重镇。

    伊尔库茨克地处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是东西伯利亚第二大城市。始建于1700年,已经拥有306年的城市发展史,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和商贸枢纽,人口大约60万。19世纪后期,列娜河发现了金矿,西伯利亚的淘金热开始了,人们奔向这里希望称为富人。伊尔库茨克市是西伯利亚唯一的大工业城市,机械制作,制材,家具,食品,建设等产业发达。拥有向世界供应毛皮的传统产业,其中特别是黑貂皮举世闻名。19世纪成为俄国同华夏的重要贸易转运点,后承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通车及附近煤田的开采而兴建。是通往勒拿河流域的枢纽,且是开发安加拉地区的基地。工业以机械制造为主(重型机械、机床、电缆)、机修为主,并有建材、云母加工及食品等轻工业部门。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