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 康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乘船在归国的途中所写的,他当时写的是英文版,你念的这个是后来由一个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的。”秦大仙人在孤儿院的时候靠书来打发寂寞的时间,要论知识面的话还是很广的,这些典故也随口道来。

    周晓玥只是有些早熟,多多少少有些多愁善感的少女情怀,对这些故事倒真不知道,听了以后不由奇怪地问道:“啊?原来他写的是英文,为什么呢?”

    秦雪阳笑了笑,说道:“那时候正是新文化运动,传统的文学被主流所否定,无论从社会形态还是意识形态都在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变革,要向西方学习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与科学),徐志摩在当时算是新青年的代表之一,曾多次旅欧,所以用英文写诗很正常,算是一件时髦的事情。”

    真相总是缺乏浪漫的,周晓玥没想到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居然是英文原版,不禁有些失望地道:“原来这样啊。”

    “我随便说说的,只是自己的观点,你不用当真。”见小丫头有些失望,秦雪阳连忙开解,没有人愿意见这么可爱的小姑年皱着眉头说话。

    “大哥哥,那你再给我说说徐志摩是个怎么样的人吧。”《再别康桥》是周晓玥最喜欢的诗歌,不由追根问底起来。

    秦雪阳摇摇头说道:“算了吧,我不太喜欢这个人,说了你又要失望。”

    “没关系,大哥哥你说吧,我就当听你给我讲故事了。”周晓玥拉着秦雪阳的手一边晃,一边撒娇道。

    “好吧,虽然他才华横溢,但是没有一个做男人的担当,从某些方面来讲还相当的自私。。。。。。”

    原来徐志摩在老家有一段包办婚姻,妻子是当时申市宝*山县巨富张祖泽的次女张幼仪,两人于95年成亲,当时张幼仪5岁。

    由于是包办婚姻,徐志摩对张幼仪一直持鄙弃的态度,平时对她也不理不睬,但出于徐母抱孙子的压力,9年,两人生下长子徐积锴。不久徐志摩就丢下妻儿,出国留洋去了。

    920年,在张幼仪的哥哥张君劢(近代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民社党创始人)的压力之下,徐志摩不得已把张幼仪接到他的身边,后来张幼仪在回忆徐志摩接船时的态度中写道:“他的态度我一眼就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不久之后,张幼仪再次怀孕,但此时的徐志摩正在疯狂地追求大才女林徽因,根本无暇顾及怀孕的妻子,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然后徐志摩还提出了跟张幼仪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怀孕的妻子一个人丢在异国他乡。产期临近,张幼仪没有办法只得向张君劢求救,后来辗转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道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离婚手续的时候才又追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周晓玥这时候真的听不下去了,气愤地道:“他怎么能够这样,反对包办婚姻这可以理解,但怎么能对已经成为自己妻子的女人这么冷酷无情!”

    秦雪阳冷笑道:“是啊,一边追求别的女人,一边又把自己不喜欢的老婆弄怀了孕,然后又逼着她离婚,真是个大大的风流才子。”说完以后,他了一眼周晓玥,觉得这个话不适合对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子说,但发现小丫头完全能听懂他在说什么,不由感叹现在小孩子真是早熟,他自己十岁的时候还在老老实实玩儿警察抓小偷呢。

    “后来呢?他又干了点儿什么?”周晓玥愤愤不平地问道。

    后来林徽因嫁给了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启超的儿子),徐志摩回国后于924年在京城认识了一代名媛、大才女陆小曼,并着魔似的跟她热恋起来,但那时的陆小曼还是有夫之妇,虽然已经跟丈夫感情失和,但无论如何徐志摩充当的是第三者的角色。

    他们两人的感情并不为双方家长所认同,但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终于结婚,97年月9日,他为了能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京城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演讲,不顾徐州有大雾,从南京登上了一架邮政飞机赶往京城,最终在济南触山爆炸,终年4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